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规划规定办法

岢岚县2017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

 时间:2017-04-03      来源:

   

  

  2017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强化结果管控、过程管控,突出精准核心,按照“1+15”科学部署,用好量化管理和利益联结两个抓手,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创新思路,对标前行,精准发力,以更大努力补短板、挖潜力、抓落实、求突破,决胜“攻坚期”。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市“1661”发展战略和“3659”脱贫攻坚策略,全面推进我县“3169”脱贫攻坚行动纲领,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十五个小康行动为突破,按照“123456”工作思路,即坚定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信念”;锁定30个贫困村出列和4900名贫困人口退出“两个目标”;用好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三支队伍”;打造易地扶贫搬迁,大数据平台运作,特色种养殖,民间资本造地“四大亮点”;细化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教育扶贫、生态扶贫、政策兜底“五项措施”;实现精准管理水平、产业带动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帮扶成效、群众满意度“六大提升”。做到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实化,政策措施到村到户到人,驻村帮扶用心交心暖心,脱贫成效可考可信可靠,确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二、工作目标 

  1、完成30个贫困村出列,4900个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2、完成省办下达的1300名贫困人口和140名同步搬迁人口易地移民搬迁任务,争取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所有易地移民搬迁任务; 

  3、完成1240名贫困群众的培训任务;  

  4、完成全县116个贫困村,6002户13700名贫困人口对标精准分析,对已脱户巩固提升,对未脱户精准施策,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贫困发生率降到5%以下。 

  三、行动内容 

  (一)夯实基础,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1、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按照规划引领、统筹安排,聚焦脱贫、精准滴灌,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生态保护、教育脱贫、医疗保险和救助、社会保障兜底补助等资金的整合力度,构建“项目统筹、资金整合、监管统一、绩效考评”的整合体系。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集中财力脱贫攻坚。 

  2、着力完成四库建设。把“四库”建设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一是完善数据库。按照帮扶信息“经得起看、经得起问、经得起查、经得起算”的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做好贫困户动态信息采集表、帮扶手册、明白卡、政策牌信息的核准完善,线上数据录入要准确无误,实现扶贫信息与部门行业信息互通互联、共享共用,力争3月底大数据平台正式运行。二是建好项目库。建立扶贫项目库是全县项目实施和扶贫资金投入的基础,提高项目库的可操作性,加快项目落地和实施,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精准投入、贫困户精准受益。三是建设政策库。汇集产业开发扶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出台县级特色帮扶政策,将政策细化为措施,把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四是组建人才库。坚持内选外聘相结合,聚集各类人才,建立干部信息库、专业人才信息库、乡土能人信息库,充分挖掘潜力,为脱贫攻坚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引领带动贫困户发家致富。     

  3、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行动。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结合岢岚大讲堂,每季度邀请省市专家来我县做一次专题培训,每半年带领脱贫攻坚干部外出观摩学习一次,提升干部队伍脱贫攻坚业务素质,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念。二是成立惠民政策宣讲组,加强统筹协调和宣讲策划,开展巡回宣讲,提升广大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激活群众内生动力,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办专版、专栏,广泛宣传脱贫攻坚行动的重大意义、主要措施及攻坚行动的特色和亮点,营造全社会关注、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4、扎实推进驻村帮扶。根据精准帮扶要求,按照党群部门帮软村、政法部门帮乱村、涉农部门帮弱村、金融部门帮穷村的思路调整包村单位、帮扶责任人,合理构建帮扶责任体系,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因人施策,精准滴灌,确保帮扶取得实效。 

  5、妥善做好稳定工作。重点关注脱贫户、边缘户,确保稳定和谐。对边缘户要在利益联结、培训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已脱贫户要跟踪扶持;对反映问题的群众进行台账管理,细致核实,督促相关部门限期整改、化解矛盾,提高群众满意度。分类制定村集体收益资金分配办法,加强对入股企业或合作社本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确保惠民政策公平公正。 

  (二)示范引领,稳步推进扶贫项目开发 

  1、坚持示范带动。按照“县有示范乡、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点、点有示范户”的思路,县级包乡领导要指导乡(镇)抓好一个产业扶贫项目,打造乡镇主导产业;每个乡(镇)选择1-2个贫困村,打造涵盖产业扶贫、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和保障扶贫以及村庄整治、特色风貌建设等内容的综合扶贫示范点;村两委、第一书记、帮扶单位要指导合作社、贫困户与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一个生产+加工+销售小链条,力争实现贫困户户户有股份、年年有分红、持续增收有保障。 

  2、实施整村推进。对30个重点出列村,逐村制定产业发展、村庄整治、人居环境提升等规划,做到规划引领产业、产业引领项目、项目引领资金,集中改善贫困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推进贫困村环境连片整治。探索整村推进与扶贫到户相结合的扶贫工作新模式,做到扶持一个、脱贫一个、巩固一个。 

  3、探索连片开发。加快宋长城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力度,推动PPP项目建设,力促旅游产业与扶贫产业融合,集聚乡村生态文化旅游效益。2017年率先启动实施王家岔村、三井村、阳坪村、宋家沟村、口子村特色风貌试点村建设工作,逐步打造一批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四美”乡村精品示范点、示范线、示范区。 

  (三)分类施策,重点落实15个小康行动 

  1、大力实施富民产业。按照确立“一村一品一主体”,达到村有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贫困户有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的“五有”要求,一是推进“小康业”行动,继续实施红芸豆“111”工程,打造岢岚小杂粮品牌,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引进黑枸杞、食用菌、中药材等新品种种植。大力推行“2521”养羊模式,建设一批特色养殖示范基地。建立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带动模式,形成“农、工、贸、产、加、销”为一体的扶贫产业体系。二是开展“小康人”提升行动。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扶贫工作思路,整合农业、人社、民政、扶贫等部门培训项目资金,免费对贫困家庭劳动力集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品牌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确保乡有一个产业领头人,村有一个致富带头人,户有一个技术明白人。 

  2、强力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开展“小康房”建设行动。通过县城集中安置、打造中心村,到10月底全面完成1300名贫困人口和140名同步搬迁的易地移民搬迁任务。进行危房改造,优先解决非搬迁村贫困人口的安全住房问题,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质量。二是开展“小康村”整治行动。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整治力度,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专项整治,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省级达标村水平。 

  3、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开展“小康林”行动。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施新一轮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生态管护工程,合理设置管护岗位,精准聘用贫困护林员;组建造林专业合作社,让贫困户通过造林获得劳酬,实现荒山增绿、农民增收。二是加快“小康地”开发。盘活资源存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利用增减挂钩周转指标,鼓励民间开发造地,争取省级财政资金、引导村级组织、合作社和农民个体投资,对全县2190亩未利用地进行开发治理。 

  4、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争取农村公路提质完善、窄路基路面加宽、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生命防护等公路改造项目,构建安全畅通、便捷高效、城乡一体的“小康路”网络。二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彻底解决19个贫困村饮水问题,为30个村配备直饮水系统,重点解决5乡11个贫困村2000人安全饮用水,构建安全可靠的“小康水”保障体系。三是完成8个村的通动力电工程和线路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实现村村通动力电,构建保障有力的“小康电”服务体系。四是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宽带乡村”等示范工程建设,构建覆盖全面的“小康网”网络体系。   

  5、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开展“小康教育”行动。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对幼儿及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子女资助全覆盖。优化农村教学点布局,努力办好各类学校,保证每一个孩子不失学、不辍学。大力实施“雨露计划”,落实免费职业教育政策,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贫困学生按规定免除学费并享受助学金,对家庭经济贫困大学新生第一次入学给予路费和一次性补助生活费5000元,按规定享受国家助学贷款。二是开展“小康卫生”行动。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完成42所村卫生室新建,培训村医8名,培训护工70名;对医疗救助扶贫对象,实施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保障全覆盖。三是开展“小康保障”行动。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完善贫困村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贫困人口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临时救助制度和外出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障跟进机制。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构建“老有所养、贫有所依、难有所助”的民政救助体系。 

  6、强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小康组织”行动,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探索实践驻村帮扶单位、帮扶企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村支部联建党组织,实行村村帮建、户户帮带,形成帮扶共同体,增强党组织扶贫带动能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推进“小康策”到户。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强化政策引领,整合发改、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教育、民政、金融等多领域政策,编制《惠民政策一本通》,整合政策,整合资金,集聚一切扶贫资源,精准用于脱贫攻坚。    

  (四)专项攻坚,全力实施六大工程。 

  1、金融扶贫工程。完善金融富民扶贫各项政策措施,推广金融支农惠农“五位一体”精准扶贫小额信贷。2017年力争所有“四有两好”贫困户实现应贷尽贷全覆盖,实施金融富民贴息工程,对所有贷款的贫困户、能人大户给予贷款贴息,确保涉农贷款余额增长率、扶贫小额信贷增长率高于同期。 

  2、企业帮扶工程。按照市场导向、农企双赢的要求,落实支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动员22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全年完成投资3亿元。同时制定企业贴息奖励办法,对参与扶贫的企业给予贴息奖励。 

  3、光伏扶贫工程。扎实推进2016年10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制定资产收益分配管理办法,确保5月份并网运营,加强对秦家庄农光互补集中电站建设的监管,确保9月份并网运营,带动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1000人。同时积极申报2017年光伏扶贫项目,争取再建10个村级光伏电站和1个集中光伏电站。 

  4、电商扶贫工程。以脱贫攻坚服务平台为突破,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打造12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点,推进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促进农产品增值增收,打造全省试点。 

  5、旅游扶贫工程。以宋长城景区周边连片贫困村为重点,实施九村连片整治工程,完成2016年彩票公益金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乡村旅游项目资金,规划燕家村沟为营地集群度假目的地,打造燕家村土豆花谷,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6、社会扶贫工程。支持配合中央、省、市在岢定点帮扶单位开展帮扶工作,聚合各类扶贫资源实现与全县116个贫困村 “一对一”帮扶全覆盖,深入推进“千企帮村、万户结对”活动。实施一店三基地项目,推进青年电商扶贫,巾帼脱贫行动,开展“百社万户”四季送帮扶慰问活动等。 

  四、保障措施 

  1、强化一个保障。认真研究项目资金政策及方向,加大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对年度拟退出贫困村和拟脱贫对象安排财政资金和项目,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所需。 

  2、压实两个责任。以村两委班子换届、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调整为抓手,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和帮扶责任。发挥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三支力量”精准帮扶的管道作用,既要压任务,更要教方法;既要吃透政策,更要熟悉掌握村情民意;既要保障工作生活条件,更要严格考核奖惩,确保脱贫攻坚战线层层有担子,个个有责任,人人用心,个个发力,以帮扶工作的精准度,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以干部帮扶的责任感,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3、严格三项监管。加强对资金、项目、承办人的监管,严格遵守“三专四制”要求,即“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实行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资金县级报账制、项目责任追究制、专项资金审计制。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有章可循,安全运行。 

  4、推行四大机制。一是强化督查机制,成立督查组,定期不定期督查,发现亮点、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做到月通报、季分析、年总结。二是健全考评机制,出台详细的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各乡镇、村、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两委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三是完善奖惩机制。运用精神鼓励、晋升勉励、资金激励、经济奖励“四项正向举措”,实行通报、表态、淘汰、问责“四项倒逼办法”,健全科学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切实做到责任、机构、人员三落实。四是引入成效评估机制。建立脱贫攻坚效果评估体系,引入第三方进行评估,确保脱贫成效可考可信可靠。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