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意见征集 > 正文

《岢岚县关于创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五好社区”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时间:2021-06-01       大    中    小     

 岢岚县关于创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五好社区”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为全面提升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管理服务水平,促进搬迁群众融入发展,根据《忻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组关于创建易地扶贫搬迁“五好社区”通知》(忻易搬组字〔2021〕1号)精神,结合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意见建议送达至岢岚县政府办233室,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71日。

 

 

关于创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五好社区”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各乡镇、县直相关单位:

为全面提升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管理服务水平,促进搬迁群众融入发展,根据《忻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组关于创建易地扶贫搬迁“五好社区”通知》(忻易搬组字〔2021〕1号)精神,结合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产业带动好、就业帮扶好、公共服务好、精神状态好、融入环境好”目标,把创建“五好社区”作为全面落实搬迁后扶各项政策举措的总抓手,抓好搬迁群众的产业培育、就业帮扶、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内生动力、融合融入、社区治理等工作,加快新社区建设、加速融入发展,力争在三年内将全县6个集中安置区全部创建为“五好社区”,实现“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可融入”。

二、创建内容

(一)产业带动好。做好搬迁后扶工作,重转型、提能力是核心。把产业作为保障搬迁群众稳定增收的根本之策,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立足安置区的资源禀赋,规划安置区产业培育重点和发展方向,逐步实现以土地主导的生产型模式向以资本主导的经营型模式转变,大力发展农(牧)副产品加工流通业,密切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把安置区打造成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持续稳定带动搬迁群众增收。

一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依托安置区特色优势,制定安置区后续产业发展规划;摸清安置区内搬迁群众发展产业意愿的底数,努力做到需求与供给精准对接。

二要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创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产业新业态,重点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业、家庭手工业、电商、乡村物流、家政服务业等适合搬迁群众发展的产业,推动产业增产增收和提质增效。

三要密切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进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在安置区附近建厂兴业,与搬迁群众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利益联结机制,稳定带动搬迁群众增收;持续开展消费帮扶活动。

(二)就业帮扶好。做好搬迁后扶工作,重赋能、保增收是关键。要把帮扶就业作为保障搬迁群众稳定增收的关键之举,全面提高搬迁劳动力的参训率、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切实增强搬迁劳动力职业技能,拓宽搬迁劳动力就业渠道,促进搬迁劳动力实现稳定增收。

一要增技赋能上岗。建立搬迁劳动力台账,全面掌握搬迁劳动力的务工需求、求职意愿、年龄结构、素质技能等基本信息;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职业培训、以工代训、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对接市场需求,提升职业技能;深化“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结合就业意愿,提高搬迁群众技能证、资格证、等级证的覆盖率,确保有培训意愿和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至少接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项职业技能;积极鼓励搬迁群众就地创业,有条件的安置区可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创业场所或平台,引导具备创业能力和意愿的搬迁群众优先入驻,对发展好的可给予税费减免、资金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倾斜。

二要拓宽渠道供岗。鼓励当地各类涉农企业、扶贫产业园区、扶贫车间、扶贫工坊优先吸纳搬迁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完善以劳奖补、以工代赈等联动机制,统筹合理开发保洁、保绿、公共设施维护、便民服务、妇幼保健、托老托幼助残、乡村快递收发等便民服务类岗位,新增或调剂岗位优先保障搬迁劳动力就业,确保安置区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每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三要强化服务保岗。搭建企业和务工者供需平台,培育安置区劳务经纪人,精准对接用工需求,组织搬迁劳动力外出务工,做好劳务输出的服务保障工作,维护外出务工人员权益;探索建立搬迁群众失业救助制度,对因客观因素导致有就业意愿而未就业的搬迁群众可按照不高于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给予临时性、阶段性、季节性救助;安置区要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帮扶力量,实时关注搬迁劳动力务工就业情况,强化指导服务,跟踪扶持就业;安置区要加大对搬迁劳动力的政策宣讲、信息发布、工作推介、法律援助、沟通指导等服务力度,组织多种形式的社区就业招聘活动,提高搬迁群众的自主择业能力。

(三)公共服务好。做好搬迁后扶工作,重配套、强服务是基础。要把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作为保障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重中之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补短强弱、扩容提质”的原则,对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配套,确保安置区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齐全,满足搬迁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求。

一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在安置区内合理布局综合超市、便利菜店、社区药店、电商网店、充电桩、公交站点等设施;推动邮政、金融、电信、燃气、电力等公共事业和物流配送、资源回收商业网点覆盖安置区;对安置区的供排水管网、电网、路网、通讯网络、垃圾污水处理、供气供暖等设施提档升级;加强管理、维护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实现持续安全、有效使用。

二要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加强安置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服务机制,引导商业服务布局,确保搬迁群众就近方便办事。完善提升安置区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场所、大众健身等公共服务功能;对安置区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扩容升级;合理规划群众举办红白喜事等活动的公共场所;加强安置点治安综合防控,合理设置派出所、警务室、执勤点;鼓励发展社区物业、维修、家政、餐饮、零售、美容美发等生活服务业态,繁荣安置社区服务业。

三要做好配套服务工作。抓好搬迁群众防返贫监测帮扶,将脱贫搬迁户作为监测帮扶重点,将同步搬迁户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全面摸清底数,建立风险台账,制定帮扶预案,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加快安置房产权办证,扎实有序开展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核发不动产权证书,保障搬迁群众安置住房合法权益;每年开展一次安置区房屋质量排查专项行动,保障安置区房屋质量安全;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安置区住宅物业维修基金,专项用于安置区物业共用部位、公用设施设备的大修、更新、改造等。

(四)精神状态好。做好搬迁后扶工作,重引导、转观念是保障。要把搬迁群众的精神状态作为安置区工作好坏的“晴雨表”,加强安置区精神文明建设,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逐步转变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增强搬迁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全面提高搬迁群众的社区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

一要加强安置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安置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体育、科学普及和感恩教育等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组织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宣传实践活动,树立良好文明风尚;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搬迁群众法治观念;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推进安置区内婚丧嫁娶等领域移风易俗,营造良好社区氛围。

二要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有条件的安置区可设立图书室、阅报栏(科普宣传栏、黑板报)并定期更换内容;建立学习型楼院等学习型组织,拓展搬迁群众的知识技能;有针对性地对搬迁群众开展心理疏导、励志教育和科学文明素养提升,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开展各类评选表彰活动,提升搬迁群众精气神。

三要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按照现行标准,严格落实搬迁群众享受的迁出地、承包地、山林地的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耕地地力保护等各种农牧业补贴和生态补偿政策;搬迁群众的城乡居民医保、养老、低保、特困供养等社会保障权益保持不变;原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享有的权益保持不变。

(五)融入环境好。做好搬迁后扶工作,重机制、合民心是根本。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安置区规范完善的重要标志,加快党组织领导的安置社区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完善社区自治、法治、德治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安置社区治理水平,确保搬迁群众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实现安置区共治、共享、共融。

一要健全安置社区组织管理服务架构。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群团自治组织为辅助、物业管理为补充的社区组织管理服务架构。健全党(工)委、党支部或党小组等基层组织体系;组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或社区工作站等管理机构;成立各类社会救助、群众互助、纠纷调解等志愿性服务组织;选聘物业管理公司,成立业主委员会,制定规范各类规章制度。

二要加强安置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安置社区“两委”班子,推选好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居(村)民小组负责人;选派好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组建居民小组或选派楼栋负责人,充实社区服务队伍,形成扁平化、网格化的管理格局;加强安置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提高社区治理能力水平;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报酬待遇并完善动态调整机制,落实社会保险等待遇。

三要持续做好安置社区环境的优化工作。健全完善社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做好特殊群体关爱工作;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风险隐患的分析研判和预防化解机制,畅通信访和诉求表达渠道,做好纠纷调解工作;做好安置社区内公共秩序维护、公共设施管护等日常工作。

三、工作步骤

(一)分类实施。各安置区要立足实际,主动对标进行创建。广惠园移民社区按照安置人口 3000人以上的大型安置区规模和标准进行创建。宋家沟、王家岔、团城、阳坪、马家河按照800人以下的小微型安置区和中心村(镇) 安置点的规模和标准开展创建工作。

(二)分批创建。按照年度分批创建,2021年广惠园移民安置区、宋家沟移民安置点先行示范。2022年王家岔移民安置点、阳坪移民安置点、团城移民安置点跟进创建。2023年马家河移民安置点全面覆盖。确保全县6个安置区三年内全部创建达标。

(三)严明流程。按照“社区自查申报、县级审查推荐、市级复审复核”的“五好社区”创建程序进行,当年度经评估符合标准要求的,授予市级“五好社区”称号。同时第二年对上一年度挂牌的“五好社区”进行复审,对复审不达标的“五好社区”进行问题反馈,督促整改,在限期内完不成整改的,撤销其“五好社区”称号,保障创建活动常态化深入开展。

四、推进措施

(一)压实责任,统筹创建。乡镇、各有关单位要深刻认识创建“五好社区”对于巩固脱贫成果、兜住返贫底线、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现实意义,把开展创建活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周密安排部署,抓好统筹落实。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活动方案,列出创建批次,建立责任分解表。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对照责任分工,履行专项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凝聚创建合力。在创建活动中根据工作需要可选配一定数量的原村“两委”主干参与创建工作,并给予适当的工资报酬。各安置区要对照创建标准,创新思路,打造特色,逐条逐项查漏补缺,点面结合全面提升,高质量开展好创建活动。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加大对创建“五好社区”标准、程序、意义的宣传力度,线上借助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线下通过县乡村三级干部、驻村干部、党员、群众等各类群体进行面对面宣传,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党员干部、搬迁群众支持参与“五好社区”的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同时要及时总结交流在创建过程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突出典型引导、辐射带动、学习借鉴,在“五好社区”的创建中比学赶超、争先进位。

(三)从严考评,确保实效。“五好社区”创建按照百分制进行赋分,其中产业带动好25分、就业帮扶好25分、公共服务好20分、精神状态好15分、融入环境好15分。创建“五好社区”将纳入市级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重点通报内容和重要考核指标。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围绕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逐项落实创建指标,确保创建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六、保障机制

形成高效的组织保障、定期调度、包抓同责、督促检查、稳定投入机制,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五好社区”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一)组织保障机制。成立岢岚县创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五好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扶贫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参与创建的各乡镇、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下设1个办公室和5个专项工作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5个专项工作组负责指导各项创建指标任务完成。

(二)定期调度机制。创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五好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相关工作的推进情况,集中研讨破解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措施。乡镇、各有关单位对照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凝聚创建合力,逐条逐项查漏补缺,点面结合全面提升,高质量开展好创建活动。

(三)包抓同责机制广惠园社区服务中心和5个中心村安置点所在乡镇承担创建第一责任,任务分解表中责任单位、配合单位要共同组织实施好创建“五好社区”工作,对共同责任人同考核、同奖惩。对在创建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优先评优评先。对在创建中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和追责问责。

(四)督查督办机制。创建领导小组采取实地考察和入户调查的方式,定期开展测评工作,发布通报,列出问清单、督办清单,发放督办通知书,交由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落实,并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专班定期不定期进行实地查看,随时掌握动态,随时反馈部门,随时督办落实。

(五)稳定投入机制。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五好社区”创建工作活动列入财政预算,保证资金的经常性供给,逐步加大创建工作和日常管理的资金投入,确保创建投入随县城发展同步增长,并向安置区公共管理、社会事业、社区融入及重点人群倾斜。

关闭本页